20130108195703754  

台灣台中臻品中醫886-4-24756986 陳勇利中西醫學博士敬上

令人遺憾的醫院疫苗施打錯誤事件,讓小朋友的父母一提到疫苗就緊張不少,從鎂光燈的聚集焦點在受害者與醫院,到事件逐漸平息後的探討疫苗如何管理、如何正確使用,甚至有人因噎廢食地質疑一定要施打疫苗嗎?古人沒有疫苗、不是也活得不錯嗎?

        1796年西方『種牛痘預防天花』開啟了『現代醫學疫苗預防疾病』的大門,不過,令人驚訝地,中國更早在唐宋年間的『肘後備急方』書中就已經描述關於應用人痘來預防天花的方法,只不過中國疫苗的技術沒有持續研發,一起一落之間、龍頭地位為西方醫學所取代。

古代中醫雖然沒有精密的疫苗技術,但是卻有相類似的『疫苗』觀念,『免』除『疫』病這一基本思想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的『內經』:『正氣存於內、邪不可侵』,甚至在1500年前的『普濟本事』、古人觀察到:『瘧疾、古人宜無所受』,外地人由於欠缺免疫、進入該疫區,其得瘧疾的機會自然大增,這種生活醫學的演變慢慢形成中醫免疫學,其中經常使用的原則有三個(請見表一)。

現代醫學利用注射少量減毒性或死亡致病菌、達成建立身體對特定疾病免疫的目標,中醫則是利用『雙相式』來促進免疫:

助陽法:增加免疫系統:臨床試驗證明有些益氣養血的中藥,例如:黃耆、黨參、白朮、女貞子、人參等能增加免疫T細胞數目,有些補腎助陽中藥(例如:當歸、紫河車、何首烏、靈芝)則能增加B細胞數目。

退火法:減低抗原表現:中藥除了增加免疫細胞外,通常會合併一些退火中藥,『以退為進』、藉由減低外來抗原、間接達到增強免疫功能,常用的中藥有黃連、金銀花、黃柏、黃芩等。

        中醫這種雙相式的免疫調節方法,著重於全身體質的調整,特定疾病的預防(例如小兒麻痺、B肝等)、則由於中藥的『特異性』不如西醫『疫苗』精準,效果並不理想,不過對於現行免疫疾病的治療,則由於能靈活運用助陽與退火兩種方法,效果較為理想。

        疫苗本身立意是為了預防重大或不可逆的疾病,其立意是良善、健康的,古代人民沒有疫苗、也許是其宿命,但是科技的進步、疫苗能讓人民更健康,豈有拒絕自己更健康的道理?畢竟『疫苗本身無罪』,只要做好疫苗管理、使用正確,每個寶寶都能更健康!

表一:中醫免疫學常用原則

原則

說明

疾病應用舉例

治未病

利用中醫五行相生相克觀念,對於即將影響到的臟腑預先治療,以防止病情惡化

肝病;肝病由於會影響門靜脈循環、產生腹脹情形,如果預先補強胃腸功能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

扶正袪邪

提高免疫功能、降低過敏原因

類風濕關節炎:使用補氣中藥、提升免疫功能,同時使用退火中藥、改善關節炎

調理陰陽

調整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

甲狀腺亢進;使用滋陰中藥、增強副交感活性,同時使用抑陽中藥、減低交感活性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製表/陳勇利醫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臻品博士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