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20619220053  

台灣台中臻品中醫886-4-24756986 陳勇利中西醫學博士敬上

有小朋友的家長,應該偶而聽到自己的小孩,常抱怨下肢肢體疼痛,每次疼痛約1020分鐘,仔細端詳一番,也看不到有什麼外傷、瘀血等明顯的問題,送去醫院檢查,大部分查不出任何原因,這種情形、常被稱為「生長痛」;至於確切的病因,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,可能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未能協調所致,而且研究發現,生長痛、在依賴性強的小孩中發生的比例大於正常小孩,這種生長痛的特徵,比較常見於4到8歲的小孩,雙側性下肢發生多為晚上或深夜。且不伴隨發燒、關節腫脹、食慾不振

一般處理方式是給予「按摩」及「熱敷」,通常並不需要口服止痛藥,可經由醫師評估之後,必要在發作過程中門診,定期追蹤,以確定沒有忽略了其他重大疾病,一般而言,生長痛為一良性的疼痛,不會轉變成關節炎或其他的骨髓病變。

中醫處理『生長痛』的原則是從改善小朋友偏差的體質上著手,體質那裡不足、便補充其不足處,臨床上常見的異常體質類型如下:

男性小朋友:

  1. 腎虛型生長痛:小朋友常喊腰酸、整天無精打采、站不久、容易疲倦,舌質偏淡、脈象虛弱,處理原則以健脾補腎為主,用方如山藥、山茱萸、杜仲、鹿茸、茯苓、丹皮、熟地等中藥來改善。

  2. 血虛型生長痛:小朋友常自覺容易頭暈、臉色蒼白、四肢冰冷,處理原則以益氣補血為主,用方如黃耆、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等。

  3. 脾虛型生長痛:小朋友瘦巴巴的、容易嘔心、腹脹、胃口差、大便常常不成型、舌苔厚白、脈象沈弱,處理原則以補脾健胃為主,用方如甘草、山藥、黨參、桔梗、陳皮、蓮子、神麴、茯苓等。

    女孩小朋友:

  1. 氣血兩虛型:氣血虛弱、容易頭暈、腰酸、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、發育遲緩,治療上則以補氣益血為主,用方如黃耆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、蜂蜜、木瓜等。

  2. 肝氣鬱結型:胸口常自覺悶悶的、課業精神壓力大、常常睡不安穩、多夢,治療原則以解鬱為主。用方如丹皮、梔子、茯苓、白朮、白芍、甘草、柴胡、旋覆花等等。

生長痛,一般而言、只要排除可能的骨關節、重大疾病,並不需要特別擔心、或特別的藥物治療,等到小朋友長大一點,這種現象就自然會消失了,比較重要的是,應該隨時注意小朋友的體質有無上述的情形,如果有、儘速改善以幫助小朋友更健康的成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臻品博士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